许多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里都曾经被别人嘲笑、贬低或欺凌过。国外专家的一项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星星的孩子”曾遭遇过欺凌。同伴介导法似乎能提高自闭症孩子在同伴中的接受度,有效地降低孩子受到同伴伤害的频率。
自闭症孩子在学校吃午饭或课间休息的时候,同伴陪伴非常有帮助。众所周知,通常“小霸王”很少针对一群(甚至只是两个)孩子,他们往往倾向于去找那些落单的孩子,因为那更容易得手。
其他一些方法也可能减少自闭症孩子遭受嘲笑或欺凌的可能性,其中许多方法的内容和同伴介导方法相似,包括向同学们科普自闭症的知识、创造机会让患儿和同伴定期互动。还要对患儿进行培训,教会他们一些技巧来勇敢面对欺凌:寻求帮助、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自行离开、使用幽默化解等。如果家长怀疑孩子被欺负,要立即与孩子的老师和校长联系。保障孩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这意味着针对不同的情形要制订相应的计划,在学校周围建立一个安全区,更好地监控那些结构化程度低的活动和情形以及随时可能发生校园欺凌的情况。
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欺负,通常会变得缺乏安全感,而且容易感到焦虑,在社交上也处于边缘状态,很少得到朋友或其他支持。自闭症孩子可能因为有些地方和别人不同而被嘲笑。除了上面提到的在学校的解决方案外,还可以通过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骄傲,来对抗这类欺凌。因为如果一个孩子充满了自信,那么他是很难被取笑的。
例如,一个10岁的自闭症男孩在学校操场上被别人嘲笑,说他是“病毒男孩”(因为他对病毒和细菌特别感兴趣)。他的老师后来描述,他转过身说:“是啊,我喜欢病毒,因为我有自闭症。而且,因为我有自闭症,所以我阅读和玩电子游戏都比你们强。”顺便说一句,这个男孩参加了一个社交小组,这个小组专门讨论自闭症人士的这些特殊优势。欺负他的人无言以对,就走开了。
如果是因为自闭症使孩子的行为异常,例如来回挥动双手、自言自语或发出一些怪声等,导致孩子被嘲笑,家长可以尝试让他更多认识到在公众场合或与同伴在一起时,应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比如可以给孩子拍视频,然后指出当时的具体情形下孩子的不当行为,让孩子认识这种不当行为。当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时,可以建立奖励制度以减少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如果这些异常行为对孩子能起到特定作用,例如表达兴奋或减少无聊,那么可以教孩子用适当的行为来替代,比如用鼓掌来代替来回挥动双手,或者可以用“哦,耶!”来代替异常的声音。
如果自闭症孩子遭受嘲笑和欺凌,还有一种办法可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即和孩子就自闭症展开明确的讨论。如果孩子被嘲笑的原因是他和别人不同,那这种方法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家长,你可以和孩子谈及自闭症的一些基本特征,同时尽可能强调其特殊的优势,以及独特、积极的一面。可以把讨论引向和自闭症相关的一些异常行为,和孩子分析为什么这可能会导致他被嘲笑。
通常,用比喻的方式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比如你可以以大猩猩和火烈鸟为例。大猩猩之所以能够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表现出一些非常明显的负面行为,例如攻击性和发脾气;而火烈鸟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是因为它们独特而有趣,而且与众不同。如果孩子不想让自己显得太突兀,家长可以用之前提到过的方法,帮助孩子自己识别并监控这些行为,从而避免自己像大猩猩或火烈鸟那样。家长和孩子可能还想读一些由高功能自闭症人士撰写的个人自传,或观看关于自闭症人士的电影,使孩子对自闭症的特征有更具体、直观的认识。
智慧泉儿童康复培训中心-深圳专业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_孤独症及语言迟缓康复定点机构,服务宝安区石岩松岗,光明区公明等区域,服务热线:1355474557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