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人士的共有特征就是社交障碍,尤其体现在交流的互惠性上,即社交活动中有来有往的互动。症状严重且语言能力差的自闭症孩子,社交互动的困难会表现得很明显。然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和青少年这方面的问题很难被人察觉。很多父母提到,当他们和孩子互动时,总感觉交流是单方面的。如果父母不主动发起对话或提出具体问题,孩子基本就没什么话要对他们说,或者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有的父母则表示,当孩子和他们互动时,仿佛都是按照他单方面的计划来进行的:孩子要么告诉父母该做什么,要么就一个人不停地在说,但是对父母并没留意,或者不会根据父母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小刚一旦开始谈论股票市场或国债,他就总是停不下来。晚餐时,他喜欢告诉父母当天纳斯达克的行情。好几次父母试图转换话题都没成功,他们很生气,于是决定小刚在谈到金融问题时,他们接着自己原来的话题,而不去理小刚。然而,小刚似乎并没有留意到自己被忽略了,还在继续他的话题。对此,父母也不知道是该担心还是该松一口气。如果他们对小刚的话题发表评论,或者尝试补充相关的信息,小刚礼貌地停顿一下,但接着又从他刚才停下的地方继续往下说,好像父母压根就没对他说过话。即便如此,父母认为小刚已经有进步了,因为仅仅在一年前,每当有人要发表评论时,小刚都感到非常沮丧,然后必须重新开始,重复他被“打断”之前说过的每句话。
自闭症社交障碍还表现在,对于缺少朋友和被同伴拒绝,不同的患儿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对朋友特别渴望,会因为被冷落而备感孤独。其他的孩子则看起来挺自得其乐的:他们要么根本没留意到自己被孤立,要么对有无朋友这个事完全不在乎——他们是心灵上的“独行侠”。还有一些孩子的感受会随着年龄、环境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在社交互助小组里,一些成年自闭症患者清晰地表述了自己想和别人接触,但同时又表明,自己只能接受短暂的互动。
自闭症社交障碍的表现,还体现在和别人互动时,“星星的孩子”使用的肢体语言也和别人不同。他们的眼神交流非常有限,可能也不会对对方微笑,他们的姿势可能和他们想表达的意思不符,他们也可能不会使用点头等动作来表示肯定。
所有这些带给别人的感觉是,自闭症孩子并没有真正参与谈话。他们要么是没在听,要么就是觉得无聊。有时还会出现其他一些问题(比如有时会突然很粗鲁地打断别人,让别人觉得有被冒犯,尽管他们是无意的),也可能会对人际关系构成威胁。即便是自闭症人士特殊的兴趣爱好,也可能对互惠性带来负面影响,因为他们这些兴趣爱好通常比较特殊,而且他们过于专注,以至于别人很难对此展开讨论(或者他们其实并不愿意和别人对此进行讨论)。除了许多来自父母的描述外,还有很多研究也表明,自闭症孩子缺乏同理心,也很难理解别人对他们的期望。
自闭症社交障碍的表现,是患者通常看起来都很以自我为中心。尽管这不代表他们自私,他们的行为背后也没有恶意,但这些社交上的缺陷对他们的生活还是产生了广泛的消极影响,包括他们的人际关系、学业和职业上的成功等。作为父母,自然很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融入这个社交世界。但是,父母该怎么做呢?如果自闭症孩子想要交朋友但交不到朋友,父母将如何帮助他?他的老师能做什么?父母能从训练师那里得到什么?如果自闭症孩子似乎对交朋友没什么兴趣,但是他需要努力改善他的社交行为,以便有一天自已可以独立生活和工作,那又可以到哪里去寻求帮助呢?这时,就需要采取一些干预训练,来减少孩子的社交障碍,帮助他们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智慧泉儿童康复培训中心-深圳专业的自闭症儿童康复机构_孤独症及语言迟缓康复定点机构,服务宝安区石岩松岗,光明区公明等区域,服务热线:13554745573(微信同号)